绵阳汽车通

宝骏560-保养选个机油真难

2024-05-20 08:46:48驾友用宝典围观 : 5 次

宝骏560问题

保养选个机油真难!

宝骏560,马上三保了,想脱保!不知道用什么机油,大家推荐推荐!

车友建议:

1、安索。

2、很好选,记住大牌子、全合成六个字就行。美孚,嘉实多,喜力,道达尔快驰,随便选,提前把三四百元票子准备好。。

3、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聊机油的选购与使用矿物油、全合成油的区别机油,又被称为是汽车的“血液”,我想但凡对于开车的人来说,对它都多少会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随着汽车普及度的日益提高,车辆的选择变得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多元化的情况下,大家对机油也有了更高的关注度。今天,我们就和嘉实多工程师一起聊聊如何选购和使用机油以及有关机油的一些基础性问题。至于矿物油、部分合成油以及全合成油之间如何选择的问题,工程师给出的答案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先来简单介绍一下,今天接受我们采访的两位嘉实多工程师,他们区别是嘉实多车辆油品技术经理刘剑豪先生以及嘉实多技术支持工程师霍海涛先生。什么是机油?机油的作用是什么?先从最基础的问题说起,什么是机油?机油,即发动机润滑油,它在发动机中起到润滑、清洁、冷却、密封、减少磨损、减振缓冲以及防锈防蚀等作用。有关机油的基础性介绍,请点击看这里。什么是合成油和矿物油?目前市面上的机油,按照其基础油的差异分为矿物油、部分合成油(俗称:半合成)和全合成油。矿物油是从原油里面直接精炼出来的,没有经过人工添加和变化的油叫矿物油,合成油是经过人工的方法,包括裂解、聚合等做出来的油叫合成油。如果生产机油的这个基础油全部都是由这类合成油制造的,那就叫全合成机油。至于半合成,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部分合成,差异“半合成”机油产品的矿物油和合成油的比例差异,而并非都是50:50,因此称半合成并不是很准确,从机油厂商的角度来说,更愿意将其称为部分合成。从性能来说,第一是低温流动性,就算是同标号的矿物油和全合成油在低温状况下,两者的流动性也是不一样的,全合成油的流动性是最好的,对车辆的冷车启动有帮助,同时也能一定程度上减少油耗。第二是油品的抗高温性能,对于注重高转速表现的发动机来说,它的保护效果也更好。第三个就是挥发性,全合成油由于都是人工合成的,它的挥发性会比矿物油低,因此在使用时,大家会觉得全合成油比较耐用,会相对较少的出现机油磨损量较大的情况。当然,关于机油磨损的事情,这也与发动机的设计有关。一般情况来说,欧洲车的发动机机油磨损量的确是要比日本车高一些,这主要是设计理念的差异,对于机油厂商来说,并没有说哪种产品彻底解决这一情况的,主要还是看整车厂商的设计。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的车有机油磨损量过大的情况,可以考虑粘度稍微高一点的全合成油试试看,或许能有一定的改善,但做不到彻底根治。关于这点,我国的国标《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GB/T19055-2003》文件中有明确规定,“额定转速、全负荷式机油/燃料磨损比不得超过0.3铩Mㄋ椎乃担偕韪贸档陌俟镉秃奈?0L(工信部公布数据为准),其1000公里的机油磨损量标准为0.3L,低于这个值,按照国标来判断就是“合理”的。虽然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这个值显得有点过于宽泛,但没有方法,目前执行的标准就是这个,是不是合情、合理,某一个企业说得不算,只能由相关主管部门判断了。毕竟就机油磨损量大的现象来说,其主要原因还是与发动机设计有关,选择差异的机油只能起到辅助作用。更重要的是从机油厂商的角度来说,机油磨损量大是一种现象,至于“磨损”的原因则是多样化的,而且这不是机油厂商能判断的事情,更多的还得看整车厂商怎么说。消费者如何选购机油,全合成油一定是最好的吗?购买机油的原则是“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的机油”,首先是推荐大家使用整车厂商推荐的规格,大家选购机油时务必选择对应的规格,同时查看是不是通过对应的认证,如SL、SM和SN等环保等级和各种性能等级。总之,从嘉实多的角度来说,建议大家根据厂商推荐的型号,然后选择对应的粘度和等级,同时也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如果你比较在乎价格,而且行驶里程较多,换机油比较频繁,使用矿物油和部分合成油也行,但如果你开得很少,一年才换一次油的话,推荐使用好一点的,全合成油。至于粘度等级,比如有些欧洲和日系的厂商,近年来出于环保和省油的考虑,会推荐使用5W-20这类低粘度的机油,大家只要按照厂商的推荐即可。当然,如果厂商没有特别规定的话,大家可以参考用车环境选择机油,一般情况下来说,市面上比较常见的0W-40、5W-30和5W-40这类机油的适用性比比较强,能适合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和大部分车辆的使用。而对于开了10年以上,里程数超过20万甚至是30万公里的老车,可以考虑使用15万-40、15万-50这类高粘度的油,这种机油的好处是密封性会比比较好,比较容易保持油压,减少机油磨损,而这类机油大部分都是矿物油。如果老车使用中低粘度的机油,有可能会导致油压不够,从而无法满足发动机的润滑需求,加剧磨损,有害而无利。因此从购买推荐来说,选择机油并不是越贵越好,全合成机油也不是“万金油”,而是要讲究适用原则,这就是所谓“合适的,才是最好的。”毕竟每个人的经济实力和用车理念都不一样,以为的求好、求贵,有时是一种不必要的浪费。当然,对于基础油而言,肯定是合成的比矿物的好。如何判断机油衰减,合理的换油里程是多少?嘉实多工程师表示,从油品的测试和研究来说,油品的粘度变化、水分含量以及总酸值、总碱值等都是考量油品是不是要更换的依据,但这些都是基于油品在实验室的分析得出的。从车主角度则基本没方法从车辆的使用感受上察觉出来。因此从机油厂商的角度来说,大家还是按照整车厂商换油里程的推荐,这数据都是厂商根据大量的实验结果论证过的。原则上使用全合成机油的换油周期肯定比矿物油要长,一般矿物油的换油周期基本都在5000公里左右,全合成油可以用到7500-10000公里左右。从时间来说,无论是矿物油还是全合成机油,都别超过1年。当然,上述情况主要是针对中国市场说的。在欧洲,有些车的换油周期的确比较长,有15000-20000公里,甚至还有30000公里的,这主要是基于当地的燃油质量比比较好,杂质和含硫量比较低、当地空气质量好,并且和路况有关系,堵车不能很严重,而且所需要使用的机油也是长效机油产品,不过这并不适合目前国内的状况。当然,除了欧洲部分国家外,大部分地方,特别是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地,换油里程也不是特别长,基本都在5000-10000公里左右,和我们国内差不多。2不建议使用机油添加剂用矿物油比较容易积碳,全合成没有这问题,是吗?关于有人说使用矿物油积碳会比多,使用全合成油积碳少的说法,嘉实多工程师并没有给出完全否定的答案。因为积碳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影响积碳的因素除了与基础油有关外,还与机油中的添加剂有紧密联系。总之,做得好的矿物油它的清洁能力和全合成机油并不会有太大差异,因此也不存在说用矿物油的发动机积碳一定会比全合成油多。当然,从理论上来说,如果两个都做到极致的话,全合成油的确会更好一些。涡轮增压发动机必须使用全合成机油是吗?涡轮增压发动机如何选择机油,其实并没有一个硬性规定,比如说一定要使用全合成机油。因为主要还是以发动机的匹配进行选择的,涡轮增压技术对机油的挑战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高温抗氧化性,因为增压后的空气温度会很高;第二是抗磨损性能,嘉实多工程师介绍因为小排量涡轮增压化后,达到同样功率的小排量发动机的转速会比传统大排量自然吸气发动机高不少,因此要更强的抗磨损性。一般来说传统矿物油很难满足当下涡轮增压车的需求,大部分厂商会推荐使用部分合成或者是全合成的产品。当然也有少部分整车厂商对于涡轮增压车,也会推荐使用矿物油,主要考虑因素应该也是成本,用矿物油以拉低每次保养的价格,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消费者如果愿意选择更好的机油,当然没问题。从嘉实多的多度来说,涡轮增压车,推荐使用部分合成或全合成机油。整车厂商的原厂初装机油和我们后期买到的有何区别?差异的整车厂商初装油有差异的要求,有些厂商要求初装油和后期修理店所使用的机油要完全一样,也有一些厂商考虑到车辆在生产后可能需要经过较长的运输和存放周期,才会真正交到车主手中,因此对初装油会有比较高的防锈和防氧化性要求。还有些厂商,由于共线生产的车型比比较多,会选择相对比较单一的初装油,以降低成本和简化流程,至于后期保养用的机油,则会比较多样化。因此差异厂商对初装油的需求差异挺大。嘉实多工程师建议大家,尽量按照厂方建议的初次换油周期更换机油,如果是买库存时间较长的车辆(1年以上),建议车主提车后及时更换机油。。

4、看中蓝壳了,朋友又说嘉实多金护好,要命选择困难症。

5、日系国产的建议用亮牌。

6、兄弟,亮牌?还是壳牌?。

7、灰壳全合成450。

8、只要是真的油,用哪个都差不太多。如果更好的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发动机可能才更会挑油。楼主实在不行用德国力魔吧,力魔更高挡!!。

9、福斯泰坦半合成SN10万40。

10、SPC三四百的,绝对惊喜。这种机油只有懂行的人才会用。。

11、前段时间看了下机油论坛国产奥吉娜评价不错楼主可以看看。

12、发动机尽量用好的机油,尽量使用API级别较高的机油,例如SL、SJ或CI-4、CH-4等机油,好的机油不但能让发动机使用寿命延长,而且节约燃油,尤其是装有液压系统(如VVT-I)的发动机和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必须使用高性能机油,这些机油不仅在高温下不易氧化,而且不会在发动机的精密部件中留下沉积物,大大延长发动机寿命。建议使用全合成机油。机油黏稠度不是越大越好,机油黏稠度大会大大增加内阻,影响汽车动力和燃油经济性,由于黏稠度太大,机油流速慢,发动机内部杂质和油的清洗性变差散热性能也不好,所以在保证润滑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低黏稠度的机油。机油并不是越多越好。如果机油太多,发动机在工作时曲轴柄和连杆会产生剧烈搅动,不仅增加发动机内部功率损失,而且还会因激溅到缸壁上的机油增多,而产生烧排机油故障。因此,机油量应控制在机油尺的上、下刻线之间为好。。

来源:绵阳汽车通,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